|  | 
 
| 学生以小组方式(含个人)来完成课程设计。根据学生类型,课程设计分为建模主导型和分析主导型两种。建模主导型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管理类仿真建模过程,并尝试运用模型进行简单的系统分析。分析主导型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体验管理类仿真建模,并运用模型进行较为复杂的实验设计与分析。
 
 1 选题
 (1)教师将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自选题目,或者直接指定可选题目。
 (2)对于建模类选题:除以精炼或完善他人模型为目标外,应避免与前人的作品发生重叠或近似。
 (3)对于分析类选题:优先以他人已经完成的模型为基础进行选题,所分析问题可使用原题或者自设。
 
 2 分组
 (1)小组的规模为1至4人。
 (2)对于小组规模与选题复杂程度不协调的情况,可与教师协商调整期中之一,但不得超过小组人数上限。
 
 3 工作机制设计
 (1) 根据选题内容以及课程要求完成组内分工,指定需要提交的文档各部分的负责人。
 (2)设定小组内课后及网上的会议、讨论及协作方式。
 
 4 撰写选题报告
 选题报告内容:
 ① 拟研究的问题。
 ② 拟在模型中表达的内容。
 ③ 技术方案。
 ④ 分工与责任人设定。
 ⑤ 附件:原文电子版,以及可供追溯查实的来源信息。
 
 5 撰写模型报告
 模型报告内容:
 ① 概念模型文档
         采用UML建模。
         使用活动图表达主要的流程。
         使用状态图表达实体、资源以及角色的全生命周期。
 ② 仿真模型说明
         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。
         结合选题报告中逐条解释对拟建模内容的实现方式。
         图文并用解释细节,突出可能造成读者理解障碍的功能与结构
         说明模型中所使用的公式模型及其参数设定。
         说明模型中的数据采集、流转和输出过程。
         说明尚未实现的内容以及疑问。
 ③ 附件:仿真模型
         Excel文档仅需附上各个版本仿真模型运行所需即可。
 
 6 撰写实验报告
 实验报告内容
 ①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
         需为选题报告中技术路线部分的细化。
 ② 子问题研究
         按照选题报告中所述的拟研究的问题,逐题加以分析讨论。
         对各问题共性或者共用的部分单列出集中说明。
         对统计分析过程需要详细说明所使用的公式以及参数。
 ③ 附件1:模型输出的完整原始数据
 ④ 附件2:数据处理表格
 
 7 提交
 (1)在simulway平台Extendsim训练营中提交选题帖、模型帖和报告帖,并在标题上加注“最终”字样。其中选题帖内容为选题报告;模型帖内容为模型报告;报告帖内容为实验报告。
 (2)提交上述报告最终版本的电子版,提交方式为发送到教师的电子邮箱。
 (3)提交《课程设计组内贡献记录》,提交方式为发送到教师的电子邮箱。全员填写,分别提交。
 
 | 
 |